冬枣贮运保鲜关键技术(来源: C类;类型:?型)
酒化、转红、气体伤害是冬枣采后贮运流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预冷、气调和冷链可显著抑制冬枣的衰老,提升果实品质,但是在产业化流通过程中由于不预冷、断链、包装不当等导致冬枣流通损失居高不下。
本技术针对冷链流通、蓄冷流通和常温流通采取不同的预冷及商品化处理工艺,延长冬枣贮运流通期30%以上,降低流通损耗5%以上,且操作简单、节能高效,本技术已在新疆建设兵团进行产业化应用。
本技术冬枣贮运流通期30%以上,降低流通损耗5%以上,提升果实商品价值1~2倍。
农产品贮藏保鲜与冷链物流团队,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高级以上职称人员7名。团队长期开展农产品采后贮藏保鲜、冷链物流、保鲜材料、冷库规划建设、标准化集成、技术培训推广等。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多项,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鉴定科技成果20余项,为国内外5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