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枸杞饴糖制作技术(来源:B类;类型:Ⅰ型)
目前,枸杞行业存在低质低价、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开发一系列枸杞类食品,实现枸杞的精深加工,迫在眉睫。市场上销售的枸杞多以干果为主,冲泡为主要消费方式,而以枸杞为原料开发的糖果类食品较少。
该技术结合中华传统中医药养生理论和人们日常饮食喜好,以红枸杞为主要原料,耦合饴糖的适口性及普适性的特点,结合枸杞的食疗养生保健功效,开发出适宜各类人群食用的新型枸杞饴糖健康食品,满足特定人群对食品营养的个性化需求,并通过营养稳态化和量效需求精准设计,实现特需营养产品的精准化制造,实现红枸杞等西北地区特色资源大健康食品的个性化定制。
枸杞为我国传统药食兼用滋补食材,保健效果极佳,但食用人群较为局限,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该技术创新将枸杞与饴糖结合,研发出枸杞饴糖新产品,极大拓展了其消费群体。其加工设备成本低,加工技术相对成熟,原料成本也不高。因此,该项目具有投资少,生产效率高,消费量大,投资风险小,回收投资成本快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果蔬及副产物资源高值利用团队,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名,泉城领军人才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团队长期专业从事果品、蔬菜及食用菌功能及营养健康食品研发及应用推广服务,尤其是灵芝、金针菇、黑木耳、香菇、蛹虫草、红枣、苦瓜、苹果、葡萄、芦笋、枸杞等资源及加工下脚料的高值利用技术及产品开发、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国家及省市科技项目申报、保健食品申报与产业化配套技术服务。先后承担国家六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星火计划等科研项目100多项。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鉴定科技成果20余项,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外2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等。
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超
电话: 0531-80951159
邮箱: gnspyjs@163.com
网址:www.ctcf.top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16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