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现代苹果生产基地、最大的西洋参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无花果、花生、茶叶、大姜生产基地。2020年4月,威海市政府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签署了“中果研(威海)现代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威海研究院”)”共建协议,威海研究院由济南果品研究所、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和威海职业学院合作共建。
威海研究院作为政产学研四方合作的果蔬产业项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0年9月正式启用。自运营以来,研究院在威职学院双创中心建成现代农业科技多媒体展厅和办公场所,成立了威海市果蔬产业创新联盟,组织专家开展威海果蔬产业调研,与威海企业精准对接、开展科技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智力支持 为果蔬产业发展助力
近年来,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果品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果业发展的政策,成立了一批相关的产业研究机构。济南果品研究所作为专业从事果品采后储藏保鲜、精深加工、质量控制及标准化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国家级科研院所。此次,在威海职业学院成立威海研究院是其推进果蔬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成立威海研究院,对威海果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目前,威海果业标准化种植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但采后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等技术还不够先进,济南果品研究所在这方面具备技术、人才和平台资源优势,把研究所的优势和威海职业学院的区域优势相结合,开展协同创新,将大力促进威海果蔬产业的健康发展。”威海市政府副市长高书良表示,威海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合作,威海研究院将成为当地产业培育和人才培养高地。
“威海研究院成立后,济南所集中自身的优势资源,为威海的果蔬及其他农产品采后贮藏保鲜、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等环节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并通过与威海职业学院和相关龙头企业紧密结合,在成果转化、品牌建设等方面创新发展,为威海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济南果品研究所党委书记吴茂玉介绍,围绕威海果蔬产业的技术难点、痛点,2020年底,威海研究院在企业中广泛征集技术需求,立项“威海苹果品质提升与品牌建设”“苹果优新品种精准贮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西洋参等优势特产产业提质增效及大健康产品创制”“西洋参等优势特产产业提质增效及大健康产品创制”等5个解决产业难题的研发推广项目。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并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3篇,开展研发项目5项,形成新产品2个,修订国家标准1项,制定行业、企业标准2项,苹果保鲜冷链技术等多项成果已在当地企业成功推广应用。
科技支撑 为农业企业发展护航
为促进威海果蔬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威海研究院还成立了威海果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2020年8月—2021年11月,由济南果品研究所、威海职业学院康养学院和威海市果茶站等单位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共同组成济南果品研究院威海研究院调研团队,深入文登区、荣成、临港区的40余家果蔬及西洋参流通、加工企业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了威海市的苹果、无花果、西洋参、海带等产业的基本情况,梳理了行业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企业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法和思路,并与部分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为威海紫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无花果果汁加工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完成了无花果果汁加工工艺优化,提高了无花果汁的出汁率、澄清效率,并完成了冷冻无花果和新鲜无花果的榨汁酶解工艺优化。针对当地“王林”和“威海金”两个苹果新品种进行实地调研,开展了新品种的贮藏保鲜试验,目前已完成“威海金”和“王林”苹果气调贮藏180天及货架期贮藏品质研究,与对照处理对比,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芳香风味物质保持等方面效果显著。
下一步,威海研究院将针对产业进行调研,继续集中力量解决产业发展瓶颈;积极吸引国家、省级重大科研和产业项目,集成、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成果;支持一批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落地一批可持续发展的项目;通过开展国家、行业、团体相关标准的制订和推广,提升农业采后标准化水平和话语权,建设果蔬全产业链发展的标准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