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济南果品研究所组织召开了5月份科技创新团队月度交流会议,由质检中心“果蔬质量快速识别与追溯团队及其技术合作伙伴”进行交流汇报。所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朱风涛,党委委员、产研中心主任和法涛以及各创新团队成员参加了会议,还特邀威海分院、聊城分中心联建单位科研人员通过视频远程参会。
会议由科技处副处长张鑫主持。创新团队负责人郑晓冬分享了无损检测技术和分级设备的研究现状、使用方法及其检测项目,介绍了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及分级设备优势企业及研发团队,展示了团队依托郑州商品交易所红枣期货服务项目研发的基于不同红枣样品质量特征标准化分级“三级体系表”的机械化分级设备,分析准确率达97.3%,并就团队承担的果品在线分级、智能检测装备及质量品牌建设示范项目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他表示创新团队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合作,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化、小型化、便携化、低值化无损、快检技术设备的研发,推动实用中小型设备在电商果品分级、超市自选、期货交割检验等领域的应用。
团队技术合作伙伴山东本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赵恒总经理做了题为《食品安全快筛技术的研究进展与趋势》的专题报告,围绕食品安全风险因子与防控,介绍了快筛技术及优势,解读了创新型电喷雾离子源、24小时无人值守在线监测质谱平台、拉曼光谱仪三类产品。与会人员就快检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威海分院、聊城分中心联建单位科研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视频研讨交流,更好地学习和利用济南所的技术创新成果,加强人才团队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朱风涛听取汇报后指出,无损快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研人员要注重新知识的汲取,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水平。他建议团队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山东本然生物、分院共建单位及国内外优势团队专家的合作交流,共同推进先进无损快检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实现技术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为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食品检测行业进步科技赋能。